今年社工“职考”为啥火?

发布于 2021-11-25 17:31

编者按:民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举行,今年考试报名人数跃升至82.9万,比上年增长36%,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我国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已达到66万余人,开发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超过44万个,各级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超过1.3万家。


记者近期采访了云南、河北、山西、山东四省的4位参考社工,他们的故事映射出社工这个行业的发展景象。


杨丽娟:社工是助人自助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丽娟成为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参加几次活动后,她认识到,需要关爱和陪伴的群体比较多,除了儿童和残疾人,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年人也需要情感陪伴和关怀。


杨丽娟所服务的社区在昆明市,喜欢心理学的她经常与老人一起聊天,有时候会把从老家带来的花生和核桃带着,大家边吃边聊,她逐步了解到老人们的需求。“如果我有能力,就为老人提供开导;如果自己不够专业,就请心理咨询师帮他们解决问题。”渐渐地,杨丽娟帮助了不少老人和孩子,也收获了不少服务经验。


杨丽娟接触到社工也是在2013年,她觉得这个群体做事既专业又特别有意义。“时间长了我才知道,社工就是助人自助,更多地接纳和包容,追求和谐社区的理念。”


2019年3月,在电影院任项目开发总监的杨丽娟辞了工作,回到老家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进行公益创业。她走村入户地开展调研,明确了服务对象为残障人士和特困老年群体。今年8月,她创办的南涧悉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当地挂牌成立,由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提供督导,杨丽娟与身边的爱心人士一起开展服务。目前,该中心已承接南涧县民政局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当地集中供养的特困老人提供心理安抚和精神陪伴。


今年10月,杨丽娟参加了社工职级考试。她觉得,做公益要有强大的理论基础支撑才不会走偏。她希望自己能顺利拿到证书,助力机构今后的发展。


“以前,大家都不知道社工是什么。如今,政府工作人员、乡镇上的朋友都已慢慢了解社工,考社工证的人也多了。这种意识上的改变,是一种前进。”杨丽娟说。


段静:我对行业非常期待


段静(化名)在大学期间学的就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时考取了助理社工师资质。三四年时间内,她从石家庄恒爱家园社工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社工成长为项目负责人。


成为社工之初,段静参与的是恒爱家园社工的社区服务,为困难群体提供各类服务,同时还参与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并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后来,她又开始服务失独老人,主要内容是探访失独老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活动。“我们组织了医疗互助组,为失独老人提供医疗关怀;还组织成立了修理小家电、手工编织等兴趣小组。”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段静和同事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开展线上活动,这需要大量的对接和组织工作。“我们在微信群开编织课程,团队要提前构思,邀请授课老师,请志愿者把材料和工具提前送到老人家里去,提前给老人发通知、告知课程内容等。”段静说,“我之前有线下服务失独老人的基础,与老人们比较熟悉,在群里预热、互动效果不错。”


成为社工的这三四年,段静收获很大。“刚入行的经历,对于我的成长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服务失独老人的经历,则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


今年,段静报考了中级社工师。虽然考试结果还没出来,但她对自己有信心,“毕竟有多年的实务经验,而且我一直在学习和准备。”


段静所在的恒爱家园社工目前持证率已达80%,这有利于承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和机构长远发展。恒爱家园社工总干事张义德感慨,这几年,石家庄社会工作的发展越来越正规,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社工的体量在增大,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规模也在扩大。“这几年政府工作报告几乎每年都会提到社会工作,我对行业非常期待,希望有更大的作为。”


尹玉英:社工价值需要被更多人看见


今年28岁的尹玉英在北京城市学院读研究生期间,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


2019年毕业后,尹玉英回到家乡山西省太原市,在一家企业短暂任职后,第二年加入山西禾伴公益服务中心,“毕竟学的是社工专业,如果不从事相关工作,会有点遗憾。”


入职之初,机构申请了一个志愿服务机构能力提升项目,尹玉英负责项目推进并与各方对接。参加培训的志愿服务机构大多是新成立的组织,培训内容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财务规范。这次培训让尹玉英收获很大,更新了对行业的认知,也接触到志愿服务的现实样貌。


今年,山西禾伴公益服务中心承接了山西省民政厅的全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项目——老军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探索性项目。尹玉英从支持者的角色转换为社工服务的执行人,直接在社区一线开展服务。项目选择了两个重点服务的社区开展工作,在民政帮扶群体基础上,将“一老一小”纳入服务对象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进行建设。“我们对场地进行规划,并配备办公和服务设施,创造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同时,我们对困难群体进行探访和陪伴,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尹玉英说。


服务内容涉及开展主题活动、开展老年群体反诈骗活动、社区党建、校园“五防”、儿童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此外,还组建了100个社区兴趣小组,成功孵化两家社区社会组织,帮助其规范化发展。


今年,尹玉英参加了社工中级考试。“把实务和学习结合起来,对我来说很有用。应考的过程其实是回顾理论和印证实际的过程。”


尹玉英感受到,近几年,国家和省市对社工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但在基层,社工的普及程度还需要提升,“我认为,社工的价值需要被更多人看见。”


曹伟军:社会工作将有巨大体量


曹伟军本科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读社会学专业,去年毕业后就入职济南市历下区善治公益发展中心,在中心运营的历下创益园负责社工工作。“有专业的基础在,我对社会工作一直有热情。”曹伟军说。


济南市历下区的社工事业起步较早,社工站建设项目已经实施了不短的时间。曹伟军透露,历下区目前已形成1个区级社工总站(历下创益园)+13个街道社工站(由4家社工机构承接)+6个试点社区派驻社工的架构。其中,社工共有44人,平均年龄近25岁,平均工作年限近3年,人员素质较高。


曹伟军刚来历下创益园时,负责的是历下区社工评估督导项目,开展中期和末期评估,并进行督导和培训。今年,他负责历下社工总站的升级——从此前的单个项目转变为区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


长时间与一线社工接触,曹伟军颇为感慨:“服务对象情况比较复杂,考验着社工的爱心、耐心和专业能力,我们在工作中很有成就感。”


大学本科毕业时,曹伟军就通过了社工的初级职考,今年,他参加的是中级考试。“我选择参考,就是鞭策自己继续学习。社工考试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包括法律法规、理论知识和实务,与我们现在的实际工作环境比较契合。考试中的一些案例在我们日常服务中就能遇到,这可以帮助我学以致用。”


曹伟军对社工行业的未来发展抱有非常高的期待。“目前,社工站建设从中央层面开始推,这是制度化的建设,有很高的稳定性。社工站建立起来后,社会工作就会有巨大的体量,今后的社工服务将从聚焦困难群体转为面向所有人,实现普惠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