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

发布于 2022-04-24 09:50

《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

原创 华婷 七月与July

42166d224f4a20a4570016a69a529822720ed0b0.jpg

本周读了两本书,读后感大多是通过手机的备忘录记录,看到哪里记到哪里的,有些觉得讲的很是深入,也会将段落标记出来,一并串联记录在读后感中。今天,先讲讲第一本,是在《威尼斯日记》里,阿城先生提到的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里面有一段卡尔维诺虚构的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的对话:

"“陛下,我已经把我所知道的所有城市都讲给你听了。”

“还有一个你从未讲过。”

马可波罗低下头来。

“威尼斯。”可汗说。

“马可笑了。“你以为我一直在讲的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吗?”

“皇帝不动声色。“可我从未听你提及她的名字。”

波罗说:每次描述一座城市时,我其实都会讲一些关于威尼斯的事。”

“当我问起别的城市时,我想听那些城市的事;我问起威尼斯时,就想听关于威尼斯的事。”

“为了区分其他城市的特点,我必须总是从一座总隐于其后的首要的城市出发。对于我,那座城市就是威尼斯。”

“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波罗说。“也许,我不愿意全部讲述威尼斯,就是怕一下子失去她。或者,在我讲述其他城市的时候,我已经在一点点失去她。”"

是这一段话,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于是搜索了这本书看,在阅读之前,我一般都会在豆瓣看一些关于这本书的简单介绍,以明确书的大概内容和关于作者的一些简介。而在阅读之后,也会大概浏览一些阅读感悟,有些想法确实新颖独到。但阅读仍然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私密事件。觉得评论会让原本的东西失去真实的色彩,在沉默和禁止的状态下的对话则会激起交流的欲望,而也更趋向于真实,本来它就是不被定义,而谁都不曾真正意义的定义它,阅读是基于个人的,阅读中作者的思绪千变万化,不曾被设定,卡尔维诺也在文中讲到:“虚假永远不在于词语,而在于事物本身。”,而分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告知,并不存在共享,使用和行使的表面意义。

在看这本书时,字里行间,作者在记录这些记忆中的城市时,是基于他原有对城市的幻想,渴望和构思,是他想要或者不想要的城市样子,可我却真实感受到他也在实时描写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但人却不完全会像一个城市那么历史久远,至少并不是谁都有机会可以见证一个城市的兴衰,但城市却可见证我们。时间,空间,宇宙,自然,甚至是我们人类个体之间都有机会被见证由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就像卡尔维诺讲到的,“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不想悲观,但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是奴隶。

“无论在这些林立的招牌下城市包含或隐藏着什么,当你离开塔马拉时,你都不会了解她的人真实面貌。”,又如,“城市犹如梦境:所有可以想象到的都能够梦到,但是,即使最离奇的梦境也是一幅画谜,其中隐含着欲望,或者是其反面—畏惧。”。我不知道,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刻,我就是认为他在讲述着这些城市,也在借此讲述着他自己,出生,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尽力辨别,明智,了解探索生命的过程,却用着看似隐晦,却直接的方式表达。这个生活的自然世界下的一切,可当我们彼此离开时,终究不会了解她的全部,这太伤感了,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事实。“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伊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广场上有一堵墙,老人们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当初的欲望已是记忆。"。“你放眼打量着街巷,就像翻阅写满字迹的纸页:城市告诉你所有应该思索的东西,让你重复她的话,而你虽以为在浏览塔玛拉,却不过是记录下她为自己和她的各部分所定下的名称。”。这是一种悲伤,似乎无情,可却饱含着他炙热的情感,他打量,观察。却用悲伤的话语将它呈现出来。他分明是在掩饰着爱与怜惜。我甚至觉得自己毫无用处,可我还是在日日以一种极其自我的方式,享受着身边周遭的一切,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抱怨。

马可波罗在书中描述的城市,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市,是过去我们看不到的城市,甚至是将来也无法看到的城市的样子,可我仍然觉得,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变化更迭,始终都无法脱离城市本来需要的样子,它像基建设施一样被需要,如果想有一个城市,必须首先要建立它们。即使它如何被发达,如何被迅速。然而“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这甚至,让我们看不清她本来的样子,也忘记了她本来的样子。可“这些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的符号的整体。”。

好像我没有从脑海中忆起或者勾勒出一个城市的样子,但对想要屋子和生活的样子的刻画,却逐渐更加的清晰,这也是最近才有的,就像他最初开篇提到的样子。似乎去到一些城市,便在那里找到一些新奇和似曾相识,但那些并不属于我,我们看到他们,便想到了自己,于是我更渴望那个好像似乎唯一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梦幻,住进新的房子,迎娶新的妻子,他分明在用虚拟中的城市,表达着现实的渴望。

在他描述的虚幻的看不见的城市中,城市里的居民的生活,具体、形象、生动,他甚至会提供反思和加以辨别的自我评论,更是温情的指出,该如何面对这个实际存在的城市中的居民,如何生活,有探索,有真相,有种种,他想要更多的人选择第二种在地狱生活的方式去勇敢的面对它。这充满了善意。

卡尔维诺用自己的方式,揭露这个社会的真相:“梅拉尼亚的人口生生不息:对话者一个个相继死去,而接替他们对话的人又一个个出生,分别扮演对话中的角色。当有人转换角色,或者永远离开或者初次进入广场时,就会引起连锁式变化,直至所有角色都重新分配妥当为止。此时,愤怒的老人还会继续斥责伶牙俐齿的小女仆,放高利贷者继续追逐被剥夺继承的年轻人,护士还在宽慰伤心的私生女,然而他们的目光和声音已经跟上一场景的人物完全不同了。”,我不知道人的生命是否存在真正的轮回,但是在此处我读出了轮回,一代一代,有替代,有改变,也有传承和沿袭,有表面的改变,有实质的改变,也有从未曾改变的东西存在。他可能同时认为社会的分工,阶级制度的明确,是一代一代的更迭,但却有固有,不会被轻易打破,而不同的声音和眼光,只是表面,不曾被聪明人忽略。像我本周读的第二本书《动物农场》,他们被蒙蔽,挣脱甚至毫无作用。

我做了很多的笔记,关于这本书,开始时,我并不认为有多好,直到跟随着他的思绪,逐渐进入这本书的世界,才喜欢起来。阅读到好的作品,会相信作者描述的这个世界和城市,怀疑真实性,即使他告诉你这是虚构的,这其实并不存在。甚至没有办法批判他的不好,可他却时时充满悲观,似乎找到了方式却不知走向何处。

不敢夸大其词,对于知识,认知,思考我是有所保留的,这是我的不自信和自卑,或者也可能是我对知识,思想的敬畏和谦逊。这也是一种害怕,害怕被否定,看到自我的懦弱和看不到的那些,随着读书,时刻记录,好像会更加深刻一些。这可真是一次好的阅读,这时我刚开始有点烦,好多了。

“我想:也许阿德尔玛是人们垂死时抵达的城市,每个人都能在这里与故人重逢。这就标志着我也是私人。我又想:这也标志着彼世并不快乐。”。如果我按照作者的思维继续下去,那此刻的我是不是也是一个死去了的人,但是确实又是另一个活着的人,这样生活着。似乎有些恐怖,超脱。但好像不无道理,但是不是有些过于唯心了?

“......如此看来,你这可真是记忆中的旅行!”一直认真聆听的可汗,每当听到马可发出忧伤的叹息,就在吊床里直起身子,喊道:“你跑了那么远的路,只是为了摆脱怀旧的重负!”或者:“你远征归来,舱里满载的是悔恨!”或者不无讥讽地补充:“说实话,对一个威尼斯王国的商人来说,这真是很不划算的交易!”。“这就是忽必烈汗关于过去与未来的一切提问的最终目的。逼问:这就是我想从你口中得知的,坦白交代吧,你走私什么货色:心情、幸福,还是挽歌?”。甚至,我觉得马可波罗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至今都没有找到自己,让自己满意的人。这样的可怜和心痛难道不比他人的无法理解更让人心痛吗?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继续读下去,但是却该吃饭,我想看看卡尔维诺最后说了些什么。

“记忆既不是短暂易散的云雾,也不是干爽的透明,而是烧焦的生灵在城市表面结成的痂,是浸透了不再流动的生命液体的海绵,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混合而成的果酱,把运动中的存在给钙化封存起来:这才是你在旅行终点的发现。”那马可波罗是发现了吗?他发现是结的痂了吗?他可能发现了,希望是发现了,如果发现,那便可能不会那么痛苦,有什么比自我释怀更让人开心的事情呢?书被翻译的太好了,我可以感受到力量。

“马可回答:“但是听的人只记着他希望听到的东西。掌握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

最后的最后,“波罗说:“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使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去阅读的书,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尤其在阅读到后面,我没有办法停止,他的文字,语言,思路,想法都在令我赞叹,吸引着我。他有太多的句子,段落可以令人字字斟酌回味,不足以只变成摘要和简单的理解,我没有办法将它理解的更好。所以我可能会再次阅读,希望会获得更多。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人们找不到能认得出的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是虚构的;我给它们每一个都起了一个女人的名字。这本书是一些短小的章节构成的,每个章节都应提供机会,让我们对某个城市或泛指意义上的城市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