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啦!来看看春节都有哪些谚语习俗呢?

发布于 2022-01-16 08:45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一、春节

1、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2、拜年: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

3、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4、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

二、过年谚语都有哪些呢:

腊月二十三糖瓜沾;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很多地方有着吃糖瓜祭灶王爷的习俗。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返回天庭向玉帝禀报你家的情况,于是,家家户户都用糖瓜来祭灶王爷,让他嘴里甜甜蜜蜜上了天庭只说好话,以讨来年越过越甜。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在古代,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还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

如今,大多数人并不会自己做豆腐,而是常把剪好的“福”字倒着贴在窗户或者门上,这样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希望“幸福、福气”来到家里。

腊月二十六炖年肉;

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同时,由于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多少人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期盼的。即使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在腊月二十六置办点大肉也是成为了许多人都没有忘记的老传统。

腊月二十七宰公鸡;

腊月二十七即过年的前夕,民谚称,“二十七,宰公鸡”,意思就是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自家的公鸡。

为什么腊月二十七要宰公鸡呢?老话儿讲鸡在天上是酉官,他是唯一化身在人间报时的吉神,宰杀鸡是为了鸡回天庭可以休息,给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是否勤劳,是否可以在除夕夜给这家人报吉祥。而过去又以雄为长,以公为大。公鸡为大鸡,与“大吉”谐音,取大吉大利之意。

当然,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去赶年集、集中采购。春节所需物品都要置办起来,因此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关于腊月二十八的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根据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的前奏。

因为腊月二十六、腊月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所以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这是民间的传统习俗,在春节到来之前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为过年做准备,毕竟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了。

这个蒸馒头在过去来说不是随随便便地做,而是要精心准备,认真用心,因为做出来的馒头是要跟相亲邻居交换的,因此,一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非常的有讲究。

年三十,包水饺,三十晚上熬一宿;

按着老理,年三十也叫年喜。有些地方的人在凌晨就开始起来做年饭,谁家吃得最早,说明来年这家的人肯定会有好运。在北方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后还要熬夜守岁。

熬一宿就是为了守夜 老人熬夜是为了珍惜时光 中青年熬夜是为了是为了给老人 给父母增寿 小孩熬夜是为了压岁。

大年初一拜大年;

大年初一即春节,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大年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一家人也会选择在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逛庙会;

赶庙会的人中,大多数都有拜神求福、去祸免灾的明确目的,而且依名庙供奉神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佛寺 菩萨保佑自己和家人幸福安康、大吉大利。庙会具有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百姓安康的美好寓意。

大年初四三阳开泰;

大年初四,也被称为“羊日”,根据古籍《问礼俗》记载,女娲造人之前,先造了其它物种作为试验,其中正月初一造鸡,正月初二造狗,正月初三造猪,正月初四造羊,正月初五造牛,正月初六造马,正月初七才造人。

所以说,年初四是羊的生日,有的地区当天是不宰羊的。年初四也寓意着三阳(羊)开泰,代表着富贵,是迎接财神的日子

大年初五迎财神;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传说正月初五是“牛日”,俗称破五。北方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 水饺,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古时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

农历大年初六为马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些习俗寄托了人民群众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人们在春节这期间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在这节日里亲朋好友之间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